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收藏知识 >> 古币 >> 百科详情

谤的古义和今义币

2025-06-28 古币 责编:奇石百科 8794浏览

“谤”的古义与今义辨析及演变:

谤的古义和今义币

一、古义(先秦至汉代为主)

1. 公开批评、议论

古义侧重中性或偏正面含义,指公开指出他人过失。《说文》:“谤,毁也。”段玉裁注:“谤之言旁也,旁加诬谤之辞。”最初并非完全贬义,如《左传·襄公十四年》“士传言,庶人谤”,指百姓通过议论监督统治者。

2. 谏诤的延伸

在先秦政治语境中,“谤”与“谏”常关联。《国语·周语》载“厉王虐,国人谤王”,此处“谤”实为对暴政的舆论反馈,具有社会监督功能。

3. 汉代语义过渡

汉代开始语义色彩转向,如《史记·屈原列传》“信而见疑,忠而被谤”,但仍有“指责过失”的本义残留。

二、今义(现代汉语)

1. 恶意诋毁

现代“谤”专指无根据的诽谤,如“诽谤罪”在法律条文中的定义,强调主观恶意与事实歪曲。

2. 词义范围缩小

失去古义中的中性批评义,仅保留含义,且多用于书面语或固定搭配(如“毁谤”“谤书”)。

3. 法律语境强化

与“诬蔑”“诋毁”构成近义词群,见于《刑法》第246条,指捏造事实损害他人名誉。

三、语义演变机制

1. 专制统治影响

秦汉后君主集权加强,“谤”从民众议政权逐渐被污名化,如“腹诽”“谤政”成为罪名。

2. 词汇系统调整

“批评”“议论”等中性词分流其原有语义,“谤”的贬义化是汉语精确分工的结果。

3. 道德观念变化

宋明理学强调“为尊者讳”,“谤”的正当性进一步削弱,明代《字汇》已明确释为“恶言横加”。

四、延伸知识

文字学角度:“谤”从“言”旁、“方”声,“方”兼表“广泛传播”义,符合古代“谤”需公开性的特点。

文化对比:古希腊“παρρησία”(直言)被视为美德,与中国古代“谤”的语义变迁形成政治文化差异。

成语演变:“腹诽心谤”原为汉代罪名,现代仅存“腹诽”一词,反映语义萎缩。

该词演变浓缩了传统社会言论管控的历史轨迹,其古今差异对理解中国政治和语言社会学具有典型意义。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百色平果古币收藏作为中国西南地区重要的文物研究领域,近年来吸引了越来越多的收藏爱好者和学术研究者。百色平果地处广西壮族自治区西部,是壮乡文化的重要发源地之一,其历史可追溯至汉代。这里不仅是古代岭南与西
    2025-10-24 古币 1654浏览
  • 随着收藏市场的不断发展,古币回收成为许多藏家关注的话题。对于手中持有便宜的古币的爱好者来说,合理的回收方法不仅能实现资产变现,还能避免因操作不当带来的风险。本文将从专业角度分析古币回收的核心要点,为收
    2025-10-24 古币 7551浏览
栏目推荐
  • 和田白玉古币吊坠在源远流长的中华玉文化中,和田白玉以其温润细腻的质地、洁白无瑕的色泽,始终占据着至高无上的地位,被誉为“国玉”。而当这份温润与承载着千年历史与财富象征的古钱币艺术相结合,便诞生了一种极
    2025-09-28 古币 4659浏览
  • 无期迷途古币怎么获取《无期迷途》作为一款策略角色扮演游戏,其核心资源古币是局长们提升禁闭者实力、购买各类物资的关键道具。古币的稳定获取是游戏进程顺利推进的重要保障。本文将深入解析游戏中古币的获取途径,
    2025-09-28 古币 8816浏览
  • 梦见自己拿着两枚古币梦境是人类潜意识活动的复杂表现,而梦见古币往往承载着丰富的象征意义与文化内涵。从心理学、历史文化以及收藏投资等多个专业视角分析,此类梦境可能折射出个体对财富、时间、价值或历史传承的
    2025-09-28 古币 7579浏览
全站推荐
  • 近年来,随着短视频平台的快速发展,快手作为中国用户量庞大的社交电商入口,逐渐成为玉石类商品交易的新兴渠道。和田玉作为传统珠宝玉石中的瑰宝,其在快手平台的销售模式引发了广泛关注。本文将从平台政策、交易流
    2025-10-27 和田玉 8562浏览
  • 姑苏区刘长龙玉器作为苏州玉器行业的知名代表,其发展历史与工艺传承深深植根于姑苏区这座千年古城的文化土壤之中。本文将从品牌背景、产品特色、工艺技术、市场定位及文化影响等维度展开专业分析,并通过结构化数据
    2025-10-27 玉器 6890浏览
  • 水草玛瑙里面的草发干是许多珠宝爱好者在收藏和佩戴过程中常遇到的问题。水草玛瑙作为一种特殊的玉石类型,其内部保存的植物化石(常称为“草”)具有独特的美观价值。然而,随着时间推移或环境变化,这些植物化石可
    2025-10-27 玛瑙 7196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