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玉石知识 >> 和田玉 >> 百科详情

和田玉精雕立体老虎

2025-07-02 和田玉 责编:奇石百科 5063浏览

和田玉精雕立体老虎是中国传统玉雕艺术中极具代表性的题材之一,其创作融合了材质美学、工艺技法和文化内涵,具有以下核心特点:

和田玉精雕立体老虎

1. 玉料选择与特性

多采用新疆和田籽料或山料,以青白玉、糖玉为主,追求质地细腻、油性饱满的原料。籽料带皮色者常被巧雕为虎斑纹,山料则注重无绺裂杂质。俄料、青海料中质地接近和田的优质玉料亦会被使用,但收藏级作品仍以和田原生矿为贵。

2. 工艺技法解析

- 圆雕立体塑造:需360°全方位考量造型,传统《琢玉经》记载"相玉取势"法则,根据玉料自然形态确定虎的蹲伏、扑跃等动态。

- 镂空透雕技术:明清时期发展出的"链子活"技法,可在虎口含珠或身绕云纹时展现惊人技巧,但极易因玉料脆性断裂。

- 汉八刀传承:现代大师常融合汉代简练刀法表现虎的肌肉张力,与细腻的阴刻线形成对比。

3. 纹饰符号体系

- 头部"王"字纹遵循"三横一竖"规制,明代陆子冈派系要求每毫米刻6-8条平行线。

- 尾纹多取"如意卷"造型,暗合《周易》"刚健中正"思想。

- 爪部通常雕为五指(实际老虎为四趾),源自宫廷造办处"五爪为龙,四爪为虎"的等级制度遗存。

4. 文化隐喻维度

秦汉时期虎形玉器多作兵符使用,唐宋以后演变为镇宅功能。清代《玉谱》记载:"寅虎属木,主东方生气",故商贾常置玉虎于账房。现代生肖题材中,雌虎伴幼虎造型象征"虎母无犬子"的家风传承。

5. 收藏鉴别要点

- 真品包浆呈现"橘皮纹"自然过渡,仿品酸蚀纹呆板。

- 明代以前作品可见"双阴起阳"工法,现代电动工具痕迹需在20倍放大镜下检视。

- 重要断代依据:汉代玉虎多无獠牙,元代流行火焰尾,乾隆时期常见虎背"芭蕉叶"开丝纹。

此类作品市场流通中需注意:2021年北京保利秋拍一件清乾隆和田黄玉卧虎拍出287万,同场当代大师马学武作品《啸震山河》成交价达46万元,反映出现代名家精品同样具有增值潜力。鉴定机构对羊脂白玉老虎的评定尤为严格,白度需达到GRC比色卡N15以上方予认证。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和田黄玉的透光性取决于其结构、质地和颜色浓度,通常呈现半透明至微透明状态。以下是详细分析:1. 透光特性 黄玉属于透闪石玉,透光性与内部结构紧密相关。优质黄玉质地细腻,矿物颗粒细小均匀,光线可部分穿透,形
    2025-09-06 和田玉 3666浏览
  • 闲鱼上几百元的所谓“和田玉”需谨慎对待,以下几方面需重点注意:1. 真伪风险 和田玉(透闪石玉)高品质原料稀缺,新疆和田籽料原料克价常达数百至数千元。几百元的和田玉多为韩料、俄料或青海料充填,甚至可能是石
    2025-09-06 和田玉 4379浏览
栏目推荐
  • 和田玉满黄沁原料指的是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带有浓郁黄色沁色的原生玉料,其价值与特性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形成条件与矿物成因 黄沁色的形成源于次生氧化作用,原生白玉或青玉在河道中长期经受三价铁离子渗透
    2025-08-06 和田玉 714浏览
  • 如果购买到假的和田玉,可采取以下措施维护权益并避免进一步损失:1. 鉴定确认真伪 - 立即寻找专业鉴定机构(如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NGTC)进行复检,获取书面鉴定证书。真和田玉的密度、折射率、结构(纤维交
    2025-08-06 和田玉 4375浏览
  • 酸洗和田玉是一种常见的优化处理手段,主要用于掩盖玉料瑕疵或仿造高端籽料特征。以下是其主要特征及相关知识扩展:1. 表面光泽异常 酸洗后的和田玉表面常呈哑光或蜡状光泽,缺乏天然玉石的油润感。高浓度酸蚀会导致
    2025-08-05 和田玉 7328浏览
全站推荐
  • 紫砂壶出现裂缝可能是真紫砂,但也需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综合判断。以下几点是分析的关键因素:1. 紫砂材质的特性 真紫砂壶采用宜兴黄龙山等矿区的紫砂泥料,含铁量高且结构疏松,高温烧制后会出现细微的"双气孔结构
    2025-09-06 紫砂壶 153浏览
  • 明代白云山仿制瓷器主要出现在明代中晚期,尤其是嘉靖、万历时期,以景德镇为中心出现的一类仿古瓷器。这类瓷器因刻意模仿宋元名窑(如汝窑、钧窑、龙泉窑等)的釉色、器型和风格而得名,部分器物底部可能带有"白云山
    2025-09-06 瓷器 9460浏览
  • 测量和田玉密度的原理基于阿基米德浮力定律和物质的质量与体积关系,主要步骤如下:1. 质量测量:使用电子天平精确称量和田玉在空气中的质量(m₁)。质量是密度的基础参数,需确保称量环境无震动且天平校准准确。2. 体
    2025-09-06 和田玉 946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