董其昌(1555年一1636年),字翁端,号明庵,直隶河间府南宫县(今属河北)人,明、清两代的大书法家,明末清初文学家。他的书法作品被誉为"明末清初一绝",流派很广,有楷书、行书、草书、隶书等多个系列。
董其昌是明代末年的书法家,他的《兰亭序》、《祭侄文稿》、《字病钞》、《诵心图》等书法作品被尊为国宝级书画。董其昌的书法以其潇洒自然、悲凉孤绝的风格而闻名。他的书法大致分为三个时期:苏州时期,北京时期和辽东时期。
董其昌的苏州时期的作品给人以秀逸明快的感觉。他的楷书以秀丽俊逸著称,用笔灵活,构图完整。他的行书则更加自由豪放,笔致潇洒大方。他的草书也独具风味,字迹雄劲有力,起伏跌宕。董其昌的苏州时期主要作品有《兰亭序》、《祭侄文稿》等。
董其昌的北京时期的书法作品则给人以沉稳悲壮的感觉。这一时期的董其昌面临国家的动荡和自身的遭遇,书法作品中不时透露出忧愁和苦涩。他在北京时期主要有《诵心图》、《滕王阁序》等著名作品。
董其昌的辽东时期则更加尽显豪迈风骨和悲壮情怀。因为明朝的灭亡,董其昌在辽东流亡,这一时期的他经历了无数的艰难困苦,但他的书法作品却充满了豪情壮志和悲凉离愁。他在辽东时期主要有《甲子夜行书》、《破山寺后禅院》等著名作品。
董其昌的书法作品具有独特的个性和风格。他的书法以潇洒自然、豪放大方为特色,字体秀丽俊逸,构图完整。他的草书则大胆奔放,不拘一格,充满了生命力。他的书法作品中透露出的悲凉离愁和豪情壮志更让人感受到他所经历的磨难和苦楚。董其昌的书法作品不仅在当时享有盛名,而且至今仍被后人所推崇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