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花并非只有和田玉才有,但和田玉中的青花确实非常著名。以下是关于青花玉的一些扩展知识:
1. 青花玉的定义:
青花玉是和田玉的一种,因黑白相间的颜色分布而得名,黑色部分通常为石墨矿物包裹体,白色部分为透闪石。这种颜色对比鲜明的特征使其在玉雕中极具艺术价值。
2. 其他产地的青花玉:
- 青海料:青海也产出类似青花的和田玉,但黑色部分往往更分散,质地较透。
- 俄罗斯料:俄料中也有黑白相间的玉种,但黑色部分通常较生硬,缺乏和田青花的柔和过渡。
- 其他玉石品种:如岫岩玉、独山玉等也有黑白相间的品种,但矿物成分与和田玉不同,不能称为“青花玉”。
3. 和田青花的分类:
- 聚墨青花:黑色部分集中成块状,适合巧雕。
- 散墨青花:黑色呈点状或丝状分布,意境感强。
- 全墨青花(俗称“黑青玉):整体呈黑色,强光下透绿光。
4. 青花的形成原因:
和田青花的黑色是原生矿物形成过程中混入石墨所致,分布状态与地质构造活动密切相关,顶级青花的黑白界限清晰且过渡自然。
5. 市场价值因素:
- 黑白分明的“山水料”最受追捧,适合制作俏色玉雕。
- 籽料青花价值高于山料,油性表现更突出。
- 黑色部分过杂或白色部分发灰会降低品质。
6. 仿冒品鉴别:
市场上常见用染色石英岩冒充青花,真青花打光可见石墨颗粒的金属光泽,且黑色部分与白色部分为渐变过渡。
7. 文化内涵:
青花玉的天然水墨效果契合中国传统审美,明清时期就常用于制作文房用品,现代玉雕师常利用其纹理表现山水、枯荷等题材。
需要注意的是,珠宝鉴定国家标准中并无“青花玉”这一分类,行业术语属于商业名称,鉴定证书上仍会标注“和田玉(青花)”。目前新疆且末、若羌等地也有青花料产出,但皮色特征与籽料明显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