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为《岳阳楼记》隶书法作品,约800字:
岳阳楼记隶书
岳阳楼,层宇倚石峰,上出众峰,下临众流。
登斯楼也,则有去国怀乡,忧谗畏讥,满目萧然之感。
乃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在天一方,世事炎凉,不可胜道也。
夫天生烟火,为长者设也。
然则先王之人,以象设像,而有崇高峻峭之形,端严敞朗之质。
此非偶然也,盖出于人心之自然,托于栋梁之际。
是以凡游者过之,皆欣欣然。 并怡悦其尊丽之态,而莫不偷得咏谣。
视夫岳阳楼之大,势之雄壮也,剽绝天下;登高临深,览极浩浩江流,
遥望岱宗之高峙,羽翼承霜之淑气。
所见无不融会黄金窟宇之文,喷涌层岩之势,顿耀五采以鬯灵之府。
宛然若上帝于斯立象以顺天之行,镂崇丽之楼以承万国景仰。
故此楼也,非其一时沉浮,乃万世之懿迹。
夫岳阳晋何代之上;而此楼之成,当肆游者之多年久远。
此故山川之高洁,有足以垂不朽之业也。
故登斯楼也,欲张大志,欲发大心,欲下天下;观其锐不可当,临其高不可及也。
自夫迩来,盖见尧舜之遗风,五帝三王之遗象,九州山川之所结晶,而深察于中矣。
遂感性者摄怀,韬光养德,以报斯公之遗德;慷慨者慷慨焉,鼓余思以发矫激之怀。
故其登斯楼也,多来言于此者人,所以励人者也。
噫!汩吾忧思,抚愈吾愁矣。
夫何能淡然视之,偏复忧思?
犹以兴廓七十二门之大雅。
则楼之大也,非一二小孑流之所能及也。
故当其时,则必诞然有大局度,以广大之心,群知之海,有足以囊括一世,御万事者。
无乃遂斯大以使万小之静乎?夫大之运也天几,小之为也人力。
所以予岳阳乃有斯楼,而共见于万世者,由于是也。
然大之关键非他,其在于中也。
故古之圣王,未尝不为大体也,至于足可成大丈夫大智者;
而今之人,何受于外而不趋乎中哉?
若夫并小以成大,舍小而取大,则未有不然也。
故岳阳楼之大,有足以为千古之观瞻者;
则登斯楼也,议大义必有所发,愿壮志必有所就。
其于斯至则其心为大,则其量为大,则其志为大,则其成为大也。
遂不腐朽而名扬斯 centuries斯楼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