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陶瓷知识 >> 瓷器 >> 百科详情

民国姓黄的瓷器名家录

2025-09-17 瓷器 责编:奇石百科 504浏览

民国时期瓷器艺术繁荣,涌现出多位黄姓制瓷名家,以下是代表性人物及其贡献的详细梳理:

民国姓黄的瓷器名家录

一、黄云鹏(1872-1939)

景德镇陶瓷艺人的重要代表,擅长粉彩与古彩工艺。其作品以精细的笔触和艳而不俗的设色著称,常绘制花鸟、人物题材。1920年代参与复兴景德镇传统瓷艺,培养了数十名学徒,对民国晚期陶瓷教育影响深远。现存作品多见瓶、罐类器具,胎质细腻,底款多楷书"云鹏氏作"。

二、黄炳荣(1896-1962)

广州彩瓷大师,突破性融合广彩与传统釉上技法。1918年创立"炳荣瓷庄",首创"织金地牡丹"技法,在瓷胎上以金水勾勒网状底纹,再填绘彩案。1935年作品参展巴拿马万国博览会获银奖。其家族传承至今已历四代,形成独特广彩流派。

三、黄地生(1888-1951)

宜兴紫砂艺人,师从程寿珍。创新性地将民国服饰纹样刻入紫砂器,代表作"缠枝牡丹壶"壶身满工阴刻民国旗袍常见的卷草纹。1930年代为上海藏家定制文人壶,常在壶底钤"地生手制"方印,现多见于沪上私人收藏。

四、其他黄姓名家补遗

1. 黄浩川(1901-1978):醴陵釉下彩传人,首创"双勾填色"技法

2. 黄木顺(1899-1965):唐山工业瓷先驱,开发耐酸陶瓷反应釜

3. 黄振兴(1885-1943):福建德化白瓷改革者,改良传统"象牙白"

技术特点分析

民国黄姓艺人共通之处在于:

突破传统师徒秘传模式,多采用作坊联合生产

注重材质创新,普遍使用进口化工釉料(如德国玛瑙红)

纹饰受月份牌、西洋画影响,出现透视构图

上海博物馆藏黄云鹏1923年制《粉彩百鹿尊》可视为典型器,器身鹿群采用西洋明暗画法,而山石保留传统皴法,体现中西合璧特征。

目前学术研究对民国瓷艺家的系统性整理仍显不足,大量实物散存民间,需加强田野调查与口述史采集。黄氏一脉的技艺传承,某种程度上反映了传统手工业在工业化初期的转型路径。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古玩瓷器回收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以下是常见品类及价格参考框架:1. 时代与窑口 高古瓷(唐至元): 唐代邢窑白釉碗(完整器)约5万-20万元,宋代五大名窑(汝、官、哥、钧、定)残片亦可价值数千元,完整器基本百万
    2025-09-09 瓷器 6050浏览
  • 明代空白期(1436-1464,即正统、景泰、天顺三朝)的凤纹瓷器是中国陶瓷史上的特殊品类,因政局动荡、官窑生产衰退,传世品稀少且特征模糊。以下从多个维度解析其特点及相关知识:1. 时代背景与定义空白期瓷器因官窑纪年
    2025-09-09 瓷器 7473浏览
栏目推荐
  • 景德镇瓷器开片是一种独特的釉面裂纹效果,主要通过工艺控制实现釉层与坯体收缩率差异,形成自然裂纹纹理。以下是详细技术要点和扩展知识:1. 胎釉配比调控坯料选用高岭土与瓷石二元,高温下收缩率约15%;釉料则增加石
    2025-08-08 瓷器 306浏览
  • 煮中药选用瓷器作为煎药容器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原因:1. 化学性质稳定 瓷器的釉面致密光滑,主要成分为硅酸盐,具有极低的化学活性。相较于金属容器(如铁、铜、铝),瓷器不易与中药中的鞣质、生物碱、有机酸等成分发生
    2025-08-08 瓷器 9795浏览
  • 瓷器的光泽通常被称为"釉光",是瓷器表面釉层经过高温烧制后形成的玻璃质层所呈现的光学特性。根据不同的工艺和釉料,瓷器光泽可分为以下几类:1. 玻璃光泽:最常见的光泽类型,釉面光滑如镜,反射率高,代表如景德镇青
    2025-08-08 瓷器 3826浏览
全站推荐
  • 重庆紫砂壶制造价格因工艺、泥料、作者知名度等因素差异较大,以下是详细价格参考及影响因素分析:一、价格区间分类1. 机制壶(50-300元) - 批量生产,模具成型,泥料多为普通紫泥或外地矿料。 - 适合日常使用,工艺
    2025-09-13 紫砂 7911浏览
  • 弘治、正德时期的瓷器作为明代中期的代表性作品,在工艺、釉色和纹饰上既有延续成化瓷的精致,又展现出独特的时代风貌。以下是其主要特点及扩展分析: 1. 胎釉特征 弘治瓷器胎质细腻洁白,釉面肥润莹亮,釉色多呈青白
    2025-09-13 瓷器 6187浏览
  • 挑选绿松石需要综合考量颜色、质地、产地、优化处理等关键因素:1. 颜色 高品级绿松石以天蓝色(高瓷蓝)为最佳,其次为深蓝、湖蓝,颜色需均匀饱和。带有铁线的绿松石若线条分布自然(如乌兰花品种),也能提升价值
    2025-09-13 绿松石 2862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