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作霖纪念币变黑可能由以下原因导致,需结合金属特性与保存环境综合分析:
1. 自然氧化反应
银币硫化:若为银质纪念币,与空气中硫化氢反应生成黑色硫化银(Ag₂S),属正常氧化现象。民国时期银币含银量高(通常90%左右),更易氧化。可观察是否呈现均匀灰黑色包浆,老锈层可能增加历史价值。
铜币氧化:铜质币氧化后产生黑色氧化铜(CuO)或红黑色氧化亚铜(Cu₂O),潮湿环境加速此过程。
2. 化学污染腐蚀
接触汗液或清洁剂:手直接触摸会残留汗液中的氯化钠、脂肪酸,腐蚀金属表面。不当清洁(如用牙膏、洗银水)可能破坏原包浆,导致局部发黑。
环境污染:工业地区的二氧化硫(SO₂)或(Cl₂)会与金属反应,形成黑色化合物。
3. 保存条件不当
潮湿与密闭空间:相对湿度超过60%易加速氧化,未使用防潮箱或密封袋会导致水汽聚集。长期存放于皮革盒(含硫)或PVC护币袋(释放酸性气体)会诱发黑变。
温差波动:温度变化引发表面冷凝水,形成电化学腐蚀。
专业处理建议
评估价值:民国军阀币(如张作霖肖像币)部分版本稀缺,需先鉴定真伪及品相,盲目清理可能贬值。1926年"陆海军大元帅"纪念币样币现存量极少,若为真品建议保持原状。
科学清洁:银币可用无水乙醇()轻拭,铜币建议中性缓蚀剂处理。严重硫化层需超声波清洗(谨慎操作)。
保存优化:使用惰性材料(无酸纸夹、聚丙烯盒),配合干燥剂及氧吸收剂。控制环境湿度40%-50%,避免强光照射。
历史背景延伸
张作霖纪念币多为1920年代沈阳造币厂铸造,含银币与铜质样币。因军阀时期铸量少且流通短,部分品种如"民国十五年龙凤"版存世不足十枚,氧化程度可能影响拍卖价格。评级公司(如PCGS)对包浆状态有细分标准,原光未流通品与均匀老锈的价值差异显著。
若怀疑为仿品,需检测金属成分(X射线荧光光谱仪可测),现代仿制品可能使用非标准合金导致异常变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