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绿松石的石纹需综合多项特征,包括纹理形态、颜色过渡、铁线特征及辅助检测手段。以下是具体方法:
1. 天然纹理观察
天然绿松石纹理自然流畅,常见蛛网状、水草状或流线型分布,颜色过渡柔和,深浅不一。人工染色或合成的石纹往往僵直、重复,颜色交界处生硬,可能出现颜料堆积。
2. 铁线鉴别
天然铁线(褐铁矿或碳质包裹物)呈不规则树枝状,与主体矿物结合牢固,截面有立体感。仿制品铁线多为人工绘制或压入,线条均匀呆板,边缘过于清晰,甚至可用针挑出。
3 强光透射检测
高品质绿松石透光性差,在强光手电下仅边缘微透;若内部出现明显均匀透光带或气泡,可能是注胶处理或玻璃仿品。注胶绿松石在紫外灯下常有荧光反应。
4. 放大镜观察
40倍放大镜下,天然绿松石可见细密磷片状结构或颗粒感,优化处理的表面可能残留胶质光泽或气泡。合成材料如吉尔森绿松石则呈现均匀的“玉米粥”状结构。
5. 密度与硬度测试
天然绿松石密度2.6-2.9g/cm³,硬度5-6,低于染色菱镁矿(硬度4)或硅孔雀石(硬度2-4)。注蜡处理会使重量偏轻,压制品可能局部密度不均。
6. 化学成分分析
专业检测中,X射线衍射可区分绿松石与磷铝石、孔雀石等相似矿物,红外光谱能识别环氧树脂等充填物。铜元素致色是绿松石的本质特征。
补充知识:绿松石产地影响石纹特征。伊朗尼沙普尔矿多现蜘蛛网纹,湖北竹山料常见细腻云雾纹,美国睡美人矿则以无铁线高瓷蓝著称。明清时期“荆州石”实为染色菱镁矿,需警惕老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