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绿松石具有以下关键特征:
1. 颜色与纹理
天然绿松石颜色从淡蓝、天蓝到绿蓝色不等,高级别瓷松呈均匀的天蓝色。表面常伴黑色或棕色铁线(网状纹路),铁线分布自然且不规则,人工仿制品铁线较呆板。西藏、湖北十堰产的绿松石以高瓷高蓝著称,波斯松(伊朗产)则因无铁线和高饱和度蓝色被视为顶级。
2. 硬度与瓷度
硬度通常为5-6(莫氏硬度),瓷松硬度更高。高瓷绿松石断面细腻如陶瓷,泡松(低瓷)则疏松易碎。测试时,高瓷绿松石可划动玻璃,表面不易出现划痕。
3. 光泽与质地
抛光度高的绿松石呈现玻璃至蜡状光泽,未抛光部分为土状光泽。天然品常有白色或浅色基质(俗称“白哨”),过度均匀的颜色可能为染色迹象。
4. 孔隙性与吸水反应
绿松石具多孔性,滴清水会缓慢吸水(约15秒),染色或注胶品吸水速度慢或完全不吸。但此法可能损伤矿石,建议谨慎使用。
5. 化学成分
成分为含水铜铝磷酸盐(CuAl₆(PO₄)₄(OH)₈·4H₂O),含铜致蓝色,含铁则偏绿。可通过X射线荧光光谱仪检测元素组成,人工处理品常检出环氧树脂或碳酸盐矿物。
6. 共生矿物特征
天然绿松石常与褐铁矿、高岭石、磷铝石共生,显微镜下可见隐晶质结构。合成品通常过于纯净,缺乏天然包裹体。
7. 特殊光学效应
罕见情况会出现蜘蛛网纹(细密铁线交织)或孔雀石共生形成的绿色斑块。美国内华达州产部分绿松石含黄铁矿斑点,强光下闪烁金属光泽。
8. 产地鉴别
- 波斯松:无铁线,色均匀,历史上多用于宫廷珠宝。
- 湖北料:多见网纹,部分含酷似“乌兰花”的蛛网状图案。
- 墨西哥松:色彩偏绿,硬度较低。
不同产地的微量元素比例有差异,需实验室分析确认。
9. 历史处理手段
传统“过蜡”处理为行业接受,现代注胶或染色需明确标注。Zachery法(电解优化)会使表层出现钾元素富集,红外光谱可识别。
10. 仿制品鉴别
常见仿品包括染色菱镁矿(可见颗粒结构)、吉尔森合成松石(颜色过艳)、玻璃制品(气泡与旋涡纹)。实验室可通过折射率(1.61-1.65)、密度(2.6-2.9 g/cm³)等参数区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