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石的密度因种类和成分不同而变化较大,常见的玉石密度范围如下:
1. 和田玉:密度通常在2.90~3.10 g/cm³之间,其中白玉、青玉、碧玉等亚种因矿物成分(透闪石为主)的微小差异而略有不同。
2. 翡翠:密度较高,约为3.30~3.36 g/cm³,因其主要由硬玉矿物(NaAlSi₂O₆)组成,结构致密。
3. 岫玉(蛇纹石玉):密度较低,约2.44~2.80 g/cm³,因蛇纹石矿物(Mg₃Si₂O₅(OH)₄)质地较软且多孔隙。
4. 独山玉:密度介于2.70~3.09 g/cm³,成分复杂(斜长石、黝帘石等混合),导致密度范围较广。
5. 玛瑙/玉髓:密度约2.58~2.64 g/cm³,为隐晶质石英(SiO₂),质地均匀但硬度较高。
6. 绿松石:密度2.60~2.80 g/cm³,含水的铜铝磷酸盐矿物,孔隙率影响其密度值。
扩展知识:
密度是鉴别玉石真伪的重要参数之一,可通过静水称重法测量。例如,仿翡翠的玻璃制品密度(约2.50 g/cm³)明显低于天然翡翠。
玉石密度与矿物集合体结构、杂质含量密切相关。例如和田玉含铁杂质时密度可能略增。
部分优化处理(如注胶)会降低玉石密度,鉴定时需结合折射率、光谱等其他数据综合分析。
不同产地的同种玉石密度也可能存在差异,实际鉴定中需综合多种检测手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