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收藏知识 >> 古币 >> 百科详情

徐州山上发现古币

2025-07-20 古币 责编:奇石百科 2693浏览

徐州山上发现古币这一现象通常与当地历史脉络、墓葬遗址或窖藏有关。以下从多个角度展开分析:

徐州山上发现古币

1. 历史背景

徐州作为汉代重要封国——楚国的都城(彭城),历史上长期是区域经济文化中心。西汉时期此地贵族墓葬集中,如狮子山楚王陵曾出土"郢爰"金饼等货币。宋代因运河漕运繁荣,民间窖藏钱币亦常见。发现的古币可能涵盖汉五铢、唐开元通宝、北宋崇宁重宝等不同时期货币,需通过形制、铭文进一步断代。

2. 考古学意义

成批出土的铜钱往往指向三种可能:祭祀遗迹(如汉代"瘗钱"习俗)、战乱时期的紧急窖藏(南宋初期淮河流域多见),或贵族墓葬的陪葬品(汉代"疊钱"葬俗)。徐州云龙山、楚王陵周边曾多次发现王侯级墓葬,零星钱币可能是盗掘残留或水土流失导致。

3. 钱币学特征

需关注钱文字体、穿口工艺及锈蚀状态。如发现"大泉五十"可能指向王莽时期;"货泉"则常见于东汉。若出现明代"洪武通宝",可能与徐州作为明初漕运节点有关。锈色若呈现朱砂红,可能出自墓葬环境。

4. 保护与法律

根据《文物保护法》,出土文物属国家所有。发现后应立即保护现场并上报文物部门,私自挖掘可能破坏考古层位。徐州博物馆设有金属文物保护实验室,可对钱币进行X光检测、缓蚀处理。

5. 地方史关联

元代至正年间黄河改道曾导致徐州城迁移,山上发现的元代"至正通宝"可能与此有关。清代咸丰朝为镇压捻军,徐州驻军大量铸造"咸丰重宝"当十钱,这类钱币在郊区也有出土记录。

这类发现对研究徐州货币流通史、古代冶金技术(如汉代叠铸法)具有重要价值,建议联系专业机构进行三维扫描和合金成分分析。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中国古币的铸造历史可追溯至商周时期,发展历程跨越3000余年,不同时期的技术与形制特点鲜明:1. 商周时期(约公元前1600年—前256年) 最早的货币为自然贝币,商晚期出现青铜仿制贝。春秋战国时期发展为布币(晋、韩等
    2025-09-13 古币 4350浏览
  • 日本天台通宝是日本历史上的货币之一,具有重要的历史和文化价值。以下是一些关于天台通宝的详细信息和相关知识: 1. 铸造背景: 天台通宝是日本平安时代(8世纪末至12世纪)铸造的一种货币,主要用于日常交易和赋税缴
    2025-09-13 古币 1419浏览
栏目推荐
  • 雍正通宝是清朝雍正年间(1723-1735年)铸造的铜钱,种类主要根据铸造局、版别和材质区分,以下为详细分类及特点: 1. 铸造局与版别 - 宝泉局:北京户部直属,铸造量最大,版别多样,包括标准版、大字版、小字版、角头
    2025-08-09 古币 5697浏览
  • 联系古币商家的途径较多,以下提供几种常见方式并附相关注意事项:1. 线下实体渠道 - 古玩市场:北京潘家园、上海云洲古玩城等大型市场常有专业古币商户,可直接洽谈。注意观察店铺是否有正规执照,部分商家会展示中
    2025-08-09 古币 2584浏览
  • 古代货币的进制率因朝代和货币体系不同而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中国历史上主要货币进制关系的详细分析:1. 秦汉时期: 秦统一后推行"半两钱",以 24铢为1两(1两≈15.6克)。汉代继承秦制,但出现"五铢钱"后,1两=24铢的进
    2025-08-08 古币 6049浏览
全站推荐
  • 明朝最著名的画家群体以“吴门四家”为核心,代表性人物包括沈周、文徵明、唐寅和仇英。以下是具体分析:1. 沈周(1427-1509) 吴门画派奠基人,擅长山水、花鸟,作品《庐山高图》以粗笔浓墨展现雄浑气势,开创明代文人
    2025-09-17 画家 8466浏览
  • 石景山书法培训班主要集中在传统书法教学与创新实践的结合,适合不同年龄段和水平的学员。以下是相关分析与建议:1. 机构类型与特色 - 传统书院式教学:如“石景山书院”,注重楷书、行书基础训练,强调握笔姿势、运
    2025-09-17 书法 2249浏览
  • 书画网络大赛作品集的策划与编纂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核心环节:1. 主题定位与作品筛选 明确大赛主题(如“传统与创新”“时代笔墨”等),制定评审标准(笔法、构图、意境、创新性等)。初筛可设置海选环节,复选需专家团
    2025-09-17 书画 1934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