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检测和田玉的方法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综合鉴别:
1. 观察颜色
和田玉的颜色丰富,以白色、青色、碧色、墨色为主,尤其是羊脂白玉最为珍贵。天然和田玉颜色柔和均匀,过渡自然,而染色或人造玉颜色呆板,色带突兀,尤其在裂隙处可能有颜色堆积。
2. 检查质地和光泽
和田玉质地细腻致密,呈油脂光泽或蜡状光泽,触感温润。仿制品如玻璃或树脂光泽过亮或发闷,缺乏天然玉石的油润感。放大镜下观察,和田玉结构呈纤维交织状,仿品则可能看到气泡或模具痕迹。
3. 测试硬度和密度
和田玉莫氏硬度约6.0-6.5,可用小刀(硬度5.5)划试,真玉无痕。密度为2.95-3.17 g/cm³,手感沉甸。可通过静水称重法测算密度,仿品(如岫玉、石英岩)密度通常偏低。
4. 听声音辨别
用金属棒轻敲击,和田玉声音清脆悠长,类似金属共振;仿品声音沉闷短促,尤其是合成材料或粘合处理的玉器。
5. 透光性和结构检查
强光手电侧打光源,和田玉透光均匀,内部可见细密的云絮状结构或毛毡状纹理。仿品可能完全不通透(如马来玉)或透光过于均匀无结构(如乳化玻璃)。
6. 证书与仪器检测
权威机构(如NGTC)的鉴定证书是重要依据。大型仪器如红外光谱仪、X射线衍射仪可准确测定矿物成分,和田玉主要成分为透闪石-阳起石,含量需≥90%。
7. 特殊纹理和瑕疵识别
天然和田玉可能有水线、棉点、绺裂等特征,且分布自然。仿品的“瑕疵”往往规则分布,如水线过于笔直或棉点呈现团块状。
扩展知识:
和田玉按产状分山料、山流水、籽料,籽料因河流冲刷形成的皮色和毛孔是重要鉴定特征,但需警惕人工染色喷砂仿制。
常见的仿冒品包括:阿富汗玉(方解石,硬度低)、韩玉(结构松)、俄罗斯玉(僵白感)等,需结合多特征鉴别。
老玩家常通过“盘玩”感受和田玉的油性变化,真玉越盘越润,仿品则可能褪色或发干。
鉴定需综合多种方法,避免单一指标误判。市场乱象中,谨慎对待“捡漏”心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