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陶瓷知识 >> 瓷器 >> 百科详情

百年瓷器含什么金属元素

2025-07-21 瓷器 责编:奇石百科 6676浏览

百年瓷器通常含有多种金属元素,其成分与釉料、颜料及胎体密切相关。以下是主要金属元素及其作用:

百年瓷器含什么金属元素

1. 硅(Si)与铝(Al)

瓷胎以高岭土(主要含Al₂SiO₅)为主体,硅铝化合物构成瓷器骨架,决定胎体的耐火性与强度。铝含量高的瓷器通常更洁白细腻。

2. 铁(Fe)与钛(Ti)

天然黏土中的微量铁和钛会导致瓷胎泛黄或灰调。青瓷的釉色常依赖铁元素(Fe₂O₃),通过还原焰烧成青色(FeO)。

3. 钾(K)、钠(Na)、钙(Ca)、镁(Mg)

来自长石、方解石等釉料原料,作为助熔剂降低釉的熔点。钙釉(石灰釉)通透硬朗,钾钠釉(如景德镇影青釉)流动性更强。

4. 铅(Pb)与锑(Sb)

明清时期彩瓷(如珐琅彩)常用含铅玻璃釉,但铅易溶出有毒。锑黄(Naples Yellow)是清代粉彩的黄色颜料之一。

5. 钴(Co)

青花瓷的核心呈色元素,元代进口“苏麻离青”钴料含铁量高,呈深蓝色带黑斑;清代改用浙料,色调更纯净。

6. 铜(Cu)

铜在还原焰中生成釉里红(Cu₂O),氧化焰下可呈绿色(孔雀绿釉)。钧窑的“窑变”现象与铜的价态变化有关。

7. 锰(Mn)与铬(Cr)

锰与钴混合调制紫色釉(如康熙茄皮紫釉),铬元素用于近代粉彩的翠绿色(Cr₂O₃)。

8. 锌(Zn)与钡(Ba)

现代瓷器可能添加氧化锌增强釉面光泽,钡化合物用于高白釉增白。

扩展知识

金属元素以氧化物形式存在,烧成温度(1200-1400℃)影响显色,如铁在还原焰中呈青色(Fe²⁺),氧化焰中呈黄色(Fe³⁺)。

古瓷鉴别中,微量元素配比(如钴料中的砷、镍含量)是断代依据之一。

某些民国釉上彩含镉(Cd),需注意收藏安全性。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中国瓷器最高拍卖记录保持者是2014年在香港苏富比以2.8124亿港元(约合3600万美元)成交的明成化斗彩鸡缸杯。这件直径8.2厘米的小杯创下了中国瓷器拍卖史上的世界纪录,其买家为上海收藏家刘益谦,后成为龙美术馆的镇馆之宝
    2025-07-15 瓷器 1579浏览
  • 红色大理岩瓷器的鉴别可以从多个角度入手,涵盖材质、工艺、釉色、纹饰、底款等方面。以下为详细鉴别要点:1. 材质与质地 红色大理岩瓷器的胎体通常细腻致密,因含铁元素呈现淡红或褐红色,但胎质均匀无杂质。仿品可
    2025-07-15 瓷器 1613浏览
栏目推荐
  • 正宗汪佩辉瓷器的盖碗具有以下特点和鉴赏要点: 1. 胎质与釉色:汪佩辉作品以高岭土为胎,胎体细腻致密,釉面多采用传统青白釉或影青釉,釉色晶莹温润,光照下可见"糯米胎"特征。 2. 器型特征:典型盖碗为"三才式"(天盖
    2025-06-21 瓷器 3624浏览
  • 清早期青花山水瓷器主要指顺治、康熙时期的青花山水题材作品,具有鲜明的时代特征和艺术价值:1. 胎釉与工艺 顺治青花胎体粗厚,釉面泛青,常见缩釉点。康熙时期改进胎土淘洗技术,胎质细腻坚致,釉面呈粉白或浆白色,
    2025-06-21 瓷器 5520浏览
  • 清代黄釉刻花洗瓷器具有以下显著特点:1. 釉色特征: 清代黄釉以明丽的娇黄色为主,呈色均匀饱满,釉面莹润如玉。康熙时期黄釉多偏柠檬黄,雍正以后发展为更沉稳的蜜蜡黄或蛋黄釉,釉层透明度高,部分器物可见细微的
    2025-06-21 瓷器 1254浏览
全站推荐
  • 大同纪念币的价格走势受多种因素影响,以下是主要分析要点:1. 发行量与稀缺性 大同纪念币若为央行发行的普通纪念币,其价格通常由发行量决定。发行量大的品种(如数千万枚)市场溢价有限,长期涨幅平缓;若为限量版
    2025-07-17 纪念币 9591浏览
  • 家中不适宜随意放置古币的原因涉及文物保护、安全隐患、保存条件等多方面因素:1. 法律风险 古币若属于文物范畴,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个人不得非法持有、买卖或私自收藏出土文物。某些年代久远的古币可
    2025-07-17 古币 724浏览
  • 农村地区由于历史积淀深厚,人口流动性较低,许多古钱币得以在以下场景中保存或发现:1. 老宅地基与房屋拆建区 明清至民国时期的民居翻修或拆除时,常在地基、房梁、墙缝中发现古钱币。古人建房有“镇宅钱”习俗,会
    2025-07-17 钱币 1374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