宣统大样是清朝末期发行的一种重要的贵金属货币。以下是对宣统大样的详细介绍:
宣统大样是清朝最后一个皇帝宣统帝时期(1909-1911年)发行的一种銀質貨幣。它被視為清朝最後一次大規模發行銀幣的貨幣系列。
宣统大样共有三种面值:
1. 宣统元宝:銀含量90%,重量7錢2分,面值為1両。这是宣统大样系列中最大的面额。
2. 宣统大吊银元:銀含量90%,重量3錢6分,面值為5錢。
3. 宣统小吊银元:銀含量90%,重量1錢8分,面值為2錢5分。
宣统大样的發行背景是,清朝政府為應對當時日益加劇的內外憂患,希望通過發行銀幣來籌集急需的資金。這些銀幣在清朝末期和民國初期一直是重要的流通貨幣。
這些宣统大样銀幣的設計極富特色:
1. 正面刻有"大清宣统元宝"、"大清宣统大吊银元"或"大清宣统小吊银元"的字樣,表示面值。
2. 背面則刻有龍紋和"年造"字樣,以彰顯其皇家貨幣的身份。
3. 整體風格莊重大氣,反映了晚清政權最後的一點帝國氣派。
作為清朝最後一系列皇家銀幣,宣统大样發行時間短暫,流通量有限,且多數在1911年辛亥革命後被回收。因此,現存的宣统大样銀幣非常珍稀,成為收藏界和投資界追捧的對象。一枚完美品相的宣统大吊銀元可以拍賣到上百萬人民幣。
可以說,宣统大样不僅是清朝末期重要的貨幣系列,也是中國貨幣史上一段重要的篇章。它的發行和流通折射出晚清王朝的興衰,成為研究清末歷史的一個重要窗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