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币的回收价格受多重因素影响,需综合评估以下几方面:
1. 币种与版别差异
不同历史时期的价值悬殊。例如:
- 第一套(1948年版)全套市价可达数百万元,单张稀缺品如“牧马图”(壹万圆)拍卖价超千万元;
- 第三套中的“背绿壹角”(带水印)单枚价格约3万-5万元,普通版仅数百元;
- 硬分币中的“五大天王”(1979年5分、1980年2分/5分、1981年1分/5分)单枚价格可达上千元。
2. 品相等级
采用国际标准1-70评级体系,未流通全品(MS65以上)价格比流通品高数十倍。例如全品“车工贰圆”(三版币)价值2000-3000元,严重磨损品仅值200-300元。
3. 稀缺性与存世量
错版币、试样币等特殊品种有溢价。如1981年长城币套币(含未公开发行的2角)市价超2万元;1953年第二套“大黑拾”因苏联代印背景,存世稀少,全品价约15万-25万元。
4. 市场波动因素
收藏市场存在炒作周期,如2020年第四套退市后,8050(1980版50元)价格从800元飙升至3000元,后回落至1500元左右。
5. 专业鉴定渠道
建议通过正规评级机构(PCGS、NGC中国)认证,避免伪造币。普通家庭留存的老纸币若为流通品相,多数品种实际回收价在面值基础上涨幅有限,例如第四套90100(1990版100元)流通品回收价约120-150元。
附加知识:
注意区分“老版”与“古钱币”,后者指清代以前的金属货币;
银行仅按面值兑换未退出流通的货币,已退市品种需通过钱币市场交易;
品相判断需观察纸质、图案清晰度、折痕及褪色程度,建议勿自行清洁处理。
具体价格需提供实物照片或送专业机构评估,不同地区钱币商报价可能存在10%-20%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