真假玛瑙的鉴别需要综合观察颜色、纹理、质地、重量、温度等多个特征,以下是主要的鉴别方法:
1. 颜色观察:
天然玛瑙颜色自然柔和,常见红、蓝、绿、黄等色,但分布不均匀,常有过渡色或色带。染色玛瑙颜色艳丽且均匀,尤其红色或蓝色过于鲜艳,可能在裂隙处颜色堆积。
2. 纹理检查:
真玛瑙具有天然条带状或同心圆状纹理,纹路自然流畅,层次分明。假玛瑙纹理生硬,可能呈现规则图案或完全无纹,用放大镜观察可见印刷痕迹。
3. 质地与光泽:
天然玛瑙为隐晶质结构,质地细腻,抛光后呈玻璃光泽至蜡状光泽。仿制品(如玻璃或塑料)光泽呆板,玻璃仿品可能有气泡,塑料则手感轻飘。
4. 硬度测试:
玛瑙莫氏硬度为6.5-7,用小刀划刻无痕迹。玻璃或塑料仿品硬度低,易留下划痕。不过此方法可能损伤样品,需谨慎。
5. 透明度与包裹体:
真玛瑙多为半透明或不透明,内部可见天然包裹体(如矿物杂质或絮状物)。合成品过于纯净,或含气泡、流纹等人工痕迹。
6. 温度感应:
玛瑙导热较慢,上手初期有凉感且持久。塑料仿品升温快,玻璃仿品凉感持续时间短。
7. 密度与重量:
玛瑙密度约2.6-2.7 g/cm³,比同等大小的玻璃或塑料更重。手感沉甸感明显。
8. 裂隙与染色痕迹:
染色玛瑙在裂隙处颜色集中,用酒精棉球擦拭可能脱色。天然玛瑙裂隙无色差或仅有自然氧化痕迹。
9. 紫外线反应:
部分染色玛瑙在紫外灯下会发出荧光,而天然玛瑙无此现象(注:此方法不适用于所有染色处理)。
10. 专业鉴定:
对于高价玛瑙(如南红、水草玛瑙),建议送检权威机构(如NGTC),通过红外光谱、折射率检测等分析矿物成分。
扩展知识:
玛瑙属玉髓变种,成分为二氧化硅,形成于火山岩裂隙或沉积层中。
市面上常见仿品包括染色玉髓、烧结石英、玻璃及合成材料。
知名产地如巴西、乌拉圭、中国辽宁等,不同产地玛瑙特征各异(如马达加斯加玛瑙多水草纹)。
鉴别时需多维度验证,避免单一指标误判。市场常见以价格低廉的非洲玛瑙冒充南红,或以高温烤色优化品充当天然红玛瑙,购买时需提高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