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老大是业内较为知名的和田玉品牌,其鉴定方法与其他和田玉鉴定标准基本一致。和田玉的鉴定需要从多个维度综合判断,以下为专业鉴定要点及扩展知识:
1. 材质鉴别
- 矿物成分:和田玉主要成分为透闪石-阳起石矿物系列(Mg₅(Si₈O₂₂)(OH)₂),优质和田玉透闪石含量需≥95%。可通过红外光谱仪检测矿物组成,排除石英岩、大理石等仿品。
- 结构特征:典型毛毡状纤维交织结构,放大镜下可见细密云絮状纹理。俄料、韩料结构较粗,青海料常有水线杂质。
2. 颜色分类
- 白玉:以羊脂白为顶级,色泽温润如凝脂,泛微黄底色。青白玉、青玉的色调需均匀过渡。
- 碧玉:注意与加拿大碧玉区分,和田碧玉常带黑色斑点(铬尖晶石),颜色更沉稳。
- 墨玉:石墨致色,强光照射边缘应透绿光,与卡瓦石(黑色岫玉)的均匀黑色不同。
3. 质地评估
- 油润度:天然和田玉盘玩后油脂感增强,这是透闪石微观结构对光线的漫反射效应。人工滚油或打蜡的油光浮于表面。
- 细腻度:打光观察颗粒均匀度。籽料常见"糯米浆"质感,山料相对较涩。
4. 皮色与籽料鉴定
- 天然皮色:籽料皮色多为铁离子沁染,常见洒金皮、枣红皮,深浅过渡自然。假皮多为化学染剂,聚集裂隙处。
- 毛孔特征:真籽料表面有撞击形成的微小凹坑(毛孔),类似人体皮肤。人工喷砂毛孔分布机械。
5. 工艺与作伪
- 超声波雕刻:机制工边缘平整无手工痕,常见于低端仿品。手工雕刻线条有深浅变化。
- 拼接料:利用真皮假肉或贴片处理,需用紫外线灯检查胶结荧光反应。
6. 证书验证
- 正规机构(如NGTC)证书应包含:
- 折射率1.61-1.62
- 密度2.95g/cm³±0.15
- 纤维交织结构描述
- 注意证书与实物重量、尺寸的匹配度。
补充知识:
水草沁:籽料典型特征,锰元素沿裂隙渗透形成枝杈状纹,仿制难度高。
老熟料:指矿物结构充分转化的优质料,呈现"熟透"的质感,与新坑料的生涩感对比明显。
产地差异:且末料糖色多,于田料白度好,俄料结构较松,青海料透明度高。
和田玉收藏需长期实践积累眼力,建议初购者从小件标本开始研究。市场常见以乳化玻璃、阿富汗玉冒充低端和田玉的情况,需特别警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