和田玉作为一种硬度较高的矿物(摩氏硬度6-6.5),具有一定的抗磨损能力,但仍需避免磕碰和撞击,原因如下:
1. 结构脆弱性
和田玉属于多晶质集合体,内部存在矿物颗粒间的结合面和天然绺裂。剧烈磕碰可能导致内部结构受损,形成肉眼不可见的暗裂,长期积累会降低玉石的韧性,甚至导致突然断裂。
2. 表层损伤风险
即使硬度较高,与更坚硬的物体(如翡翠、钻石或金属)碰撞时,表面仍可能出现划痕或崩口。特别是经过抛光的高光成品,表层光泽度会因磕碰而受损。
3. 雕件脆弱部位
镂空雕刻、薄胎工艺或纤细线条的玉雕作品,局部厚度可能不足1毫米,轻微碰撞即可能导致断裂。例如巧雕作品的悬空部分、玉牌边缘等均为薄弱点。
4. 修复难度大
和田玉一旦断裂,金缮、包金等修复方式会显著改变原貌,且无法恢复其原有价值。绺裂处更容易积聚污垢,影响美观和耐久性。
延伸知识:
应避免将和田玉与硬物混放,建议单独用软布包裹保存。
日常佩戴时注意避开健身、家务等可能撞击的场景,剧烈运动前建议摘下。
定期检查挂件绳结和镶口牢固度,防止脱落摔损。
博物馆级和田玉文物多用硅胶防震展台,可见专业领域对其防磕碰的重视。
和田玉的耐久性取决于使用场景和养护意识,适度防护能使其传承价值历久弥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