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询玉器真假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以下为专业鉴定要点及扩展知识:
1. 观察质地与结构
- 透光检查:天然玉器(如和田玉、翡翠)在强光下可见纤维交织结构或云絮状纹理,仿制品(如乳化玻璃)结构过于均匀或含气泡。
- 质地细腻度:和田玉的油脂光泽、翡翠的玻璃光泽需与人工抛光区分,真玉触感温润,假玉常有塑料感或过滑。
2. 颜色鉴别
- 自然过渡:天然玉色分布不均,有深浅变化(如翡翠的“色根”);染色玉颜色浮于表面,裂隙处聚集色素(可用酒精擦拭测试)。
- 紫外荧光:部分填充处理翡翠在紫外线灯下泛蓝白荧光,天然玉无反应。
3. 硬度与密度测试
- 刻划法:和田玉硬度约6-6.5,可划动玻璃但不被普通刀片刻伤;假玉可能硬度不足(如岫玉硬度仅4.5)。
- 比重检测:翡翠密度3.33-3.34g/cm³,可通过静水称重法辅助判断。
4. 听声辨玉
- 天然玉器敲击声清脆悠长(如翡翠A货),B货(酸洗充胶)声音沉闷,仿制品(如石英岩)声音短促。
5. 证书与科技检测
- 权威机构认证:如NGTC(国家珠宝玉石质量监督检验中心)证书,需核对二维码、编号防伪。
- 红外光谱仪:检测充胶、染色等处理痕迹,专业机构常用。
6. 工艺与包浆
- 雕工细节:古玉需看砣工痕迹(如战国谷纹的机械化特征),现代仿品可能用电动工具留下均匀刻痕。
- 包浆自然度:传世玉器的包浆温润厚重,做旧玉器常用酸蚀、火烧,表面腐蚀不自然。
7. 特殊类型鉴别
- 籽料皮色:和田玉籽料皮色过渡自然,假皮(化学染色)多堆积在裂隙或凹处。
- 翡翠“苍蝇翅”:天然翡翠可见星点状闪光(解理面反光),但老坑玻璃种可能不明显。
注意事项:市场常见造假手段包括“石英岩仿翡翠”“阿富汗玉冒和田玉”“夹皮白玉”等,高价玉器建议多方验证。玉文化深厚,不同朝代工艺特征(如汉代游丝毛雕、明代“粗大明”)亦需结合历史背景判断。收藏前建议系统学习《系统宝石学》或参加GAC培训课程提升眼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