信销邮票和盖销邮票虽然都与邮戳有关,但两者在性质、使用场景和价值评估上有显著区别:
1. 定义差异
信销邮票:指通过邮政实际寄递服务自然盖销的邮票,邮戳上有明确的日期、地点等邮寄信息,属于邮票使用后的自然状态。
盖销邮票:指未实际用于邮寄,由邮政部门或机构为满足收藏需求主动加盖邮戳的邮票,邮戳通常为装饰性或象征性,缺乏具体邮寄信息。
2. 邮戳特征
信销邮票的邮戳往往不完整或模糊,因实际分拣过程中机械或人工盖销的随机性导致;盖销邮票的邮戳则通常清晰规整,刻意避免覆盖图案。
信销邮票可能出现多次盖销痕迹(如重复投递),而盖销邮票一般仅加盖一次。
3. 收藏价值
信销邮票因记录真实邮政历史,其邮戳信息(如特殊日期、偏远邮局)可能显著提升研究价值,尤其在邮政史集邮领域备受重视。
盖销邮票因批量操作且缺乏实寄背景,通常被视为“品相差的未使用票”,市场价值普遍低于信销票,常见于早期邮票或作为低价收藏品发售。
4. 历史背景
盖销邮票现象在20世纪上半叶较普遍,部分国家邮政为创收会刻意盖销库存邮票出售;现代邮政已较少此类操作。
信销票的收集难度更高,尤其高面值邮票实寄案例稀少,如中国“全国山河一片红”信销票存世量极少,拍卖价可达数十万元。
5. 鉴别要点
观察背胶:信销票背胶通常因粘贴被破坏,盖销票可能保留原胶。
邮戳墨水渗透:信销票因信封吸附易出现墨水晕染,盖销票则较干净。
配套邮政载体:实寄封上的信销票价值最高,单枚信销票需结合邮戳真实性综合判断。
在集邮体系中,信销票是邮政历史的实证材料,而盖销票更接近人为修饰的收藏品,两者的文献意义和市场定位截然不同。专业藏家常通过邮戳数据库比对、纸张老化分析等技术手段进一步鉴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