邮票发行是一项严谨的工作,需遵循法定程序并体现国家主权象征意义。以下是详细的申请发行流程及相关知识:
一、选题申报与论证阶段
1. 选题来源
- 可提交选题的主体:中国邮政、地方政府、国家级机构(如外交部、教育部)、社会团体(需省级以上批文)等。
- 选题方向需符合《邮票发行监督管理办法》规定,通常包括重大历史事件、文化遗产、科学技术、社会公益等主题,禁止涉及敏感政治或宗教内容。
- 扩展知识:中国邮政每年公布次年纪特邮票选题指南,例如2023年重点征集“乡村振兴”“科技创新”类题材。
2. 专家评审
- 国家邮政局组织邮票图稿评议委员会,成员涵盖历史、艺术、印刷等领域专家,从文化价值、设计可行性、社会影响三方面评估。
- 重要题材(如《中国百年诞辰》)需报国务院审批。
二、设计及审查流程
1. 图稿设计
- 中国邮政邮票印制局委托专业设计师或艺术机构创作,需提交至少3套设计方案。
- 技术要求:分辨率不低于300dpi,CMYK色彩模式,并标注齿孔、面值等元素。
- 案例:《壬寅年》生肖邮票由画家冯大中设计,融合传统工笔与卡通元素。
2. 多轮审核
- 初审:邮政部门核验主题合规性;二审:中央宣传部检查意识形态内容;终审:国家邮政局签发发行批复文件。
- 特殊题材(如航天、军事)需相关部委会签,例如航天纪念邮票需中国国家航天局审核。
三、印刷与防伪工艺
1. 印制准备
- 选定北京邮票厂、河南邮电印刷厂等具备特种印刷资质的单位。
- 采用胶印、凹印、影写版等组合工艺,高端邮票增加微缩文字、荧光油墨等防伪技术。
- 技术说明:2020年《故宫》邮票使用冷烫全息膜,在紫外光下显现隐形图案。
2. 质量抽检
- 按GB/T 18767《邮票印制通用技术条件》进行色差、齿孔度、纸张克重检测,不合格品销毁率须低于0.1%。
四、发行与销售管理
1. 发行公示
- 国家邮政局提前60日公告发行信息,包括邮票志号(如2023-1)、规格、售价等。
- 同步在《中国集邮报》、邮政官网公布零售量与预售渠道。
2. 销售控制
- 实行“预订+零售”双轨制,预订户通过邮政网点或线上平台申购,零售量占比不超过30%。
- 发行后半年内严禁溢价销售,违规者列入邮政业失信名单。
五、特殊情况处理
加印流程:需向国家邮政局提交市场需求分析报告,批准后加印量不超过原计划的20%。
错版回收:如2017年《锦鲤》邮票印刷错误,邮政部门启动应急召回机制并重新发行。
邮票发行融合政策规范、文化艺术与科技创新,是展示国家形象的重要载体。严格流程保障了邮票的权威性和收藏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