玉器在不同光源下会呈现不同色泽和质感,选择合适的灯光能最大程度展现玉的天然美感。以下是一些专业建议和扩展知识:
1. 自然光(白光或中性光)
自然光是鉴赏玉器最理想的灯光,尤其在上午10点至下午3点的散射光下,能真实还原玉的色泽与透明度。白光(色温5500K-6500K)适合观察翡翠、和田玉的纹理和棉絮结构,避免偏色。
2. 暖黄色灯光(2700K-3500K)
适合传统玉石如和田玉、黄龙玉,暖光能增强温润感,掩盖细微杂质。但需注意色温过低可能导致绿翡显灰。
3. LED点光源(可调色温)
专业展柜常用可调LED,结合侧光或背光凸显玉器立体感。对于高冰种翡翠,冷白光(4500K)可强化水头;墨翠则需强光背投观察内部绿意。
4. 紫外灯(365nm波长)
用于检测注胶处理的B货翡翠,环氧树脂填充处会显示荧光反应,但需避免长时间照射以免损伤玉质。
5. 光纤灯
博物馆级照明方案,通过柔性光纤精准打光,避免热辐射,适合对温度敏感的有机宝石类玉器(如珊瑚玉)。
扩展知识:
显色指数(CRI)需>90,确保灯光不扭曲玉色,尤其是多色玉(如福禄寿三彩玉)。
避免直射强光:长时间强光可能导致部分玉种(如独山玉)脱水褪色。
不同玉种需求差异:
- 翡翠:高色温显种水,柔光显颜色;
- 和田玉:低角度暖光突出油性;
- 玛瑙:漫射光呈现层状结构。
专业场景往往采用多层次灯光系统,例如主光+轮廓光+背景光的组合,配合哑光黑色展台减少反光干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