去除古币表面的石灰与泥土需谨慎操作,避免损伤钱币材质或历史包浆。以下是专业处理方法和注意事项:
1. 机械清理法
- 软毛刷清理:首选鬃毛刷或尼龙笔,配合放大镜观察,沿钱币纹路单向轻刷。顽固附着物可用竹签(如牙科工具)辅助剔除,避免金属工具划伤。
- 超声波清洗:仅适用于硬度较高的铜、银币(如清钱、机制币),频率控制在40kHz以下,时间不超过3分钟,需测试后使用。铅、锡类软质古币禁用此法。
2. 化学溶剂辅助
- 柠檬酸溶液:5%浓度浸泡1-2小时,适合碳酸盐类结壳(石灰反应会产生气泡),完成后立即用蒸馏水中和。
- EDTA二钠:0.1M溶液对铁锈及钙镁沉积有效,需调节pH至8-10,处理时间根据腐蚀程度调整(通常12-48小时)。
- 禁用强酸:盐酸、会导致金属晶格腐蚀,硫化物钱币(如含银币)接触酸液会生成硫化黑斑。
3. 电解还原技术
使用5%氢氧化钠溶液为电解液,不锈钢阴极,电流密度0.1A/dm²,适用于严重矿化的青铜币。需监控电压避免过还原,处理后需脱盐处理。
4. 特殊包浆保留技巧
- 原光币或朱砂锈可用无水乙醇棉签局部清理,真锈(如孔雀蓝锈)具有层状结构,需保留。
- SEM-EDS分析可预先确认锈层成分,指导清理方案。
5. 后续养护
清理后涂覆3% BTA(苯并三氮唑)乙醇溶液防锈,存放于无硫橡木盒内,相对湿度控制在45-55%。
注意事项:
宋代以前的高铅青铜币(如半两、五铢)易粉化,建议保持原状仅做表面除尘。
铭文细节处清理前建议制作硅胶模备份。
出土钱币可能携带微生物孢子,需紫外线消毒(波长254nm,距离30cm照射10秒)。
专业机构常采用X射线探伤辅助判断锈层下文字状态,家庭操作建议咨询文保专家。部分钙化严重的钱币可能存在"脱胎"现象,强行清理会导致碎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