购未都的古董需要谨慎考虑多个方面。首先,马未都作为知名收藏家和观复博物馆创始人,其经手的古董通常具有较高的市场价值和学术价值,但这也意味着真品流入公开市场的概率极低。大部分公开渠道所谓的"马未都旧藏"可能存在以下风险:
1. 真伪问题
市场上存在大量伪造名家旧藏的赝品,尤其马未都的公众影响力使其成为造假重灾区。
真品通常有清晰的流传记录,包括展览图录、出版著录或拍卖记录,缺失这些证据需高度警惕。
2. 法律风险
文物法对高等级文物交易有严格限制,元代以前艺术品、珍贵材质(如青铜器、象牙)等可能涉及违法交易。
海外回流文物需核查原始海关报关单和完税证明。
3. 价格陷阱
名家旧藏往往有30%-50%的溢价,需对照近年同类拍卖纪录,警惕过度炒作的"故事性定价"。
注意区分"马未都鉴赏过"与"马未都收藏"的本质区别,前者无所有权归属。
4. 专业建议
务必通过正规拍卖行(如嘉德、保利)或有文物经营资质的机构交易,要求提供红外光谱、X射线荧光等科学检测报告。
可查阅《观复藏珍》系列出版物比对器型、款识特征,重要器物建议寻求第三方专家鉴定。
补充知识点:
马未都本人曾公开揭露,其名下90%的所谓"旧藏"均为假冒。观复博物馆馆藏大多已做公益捐赠,不具备流通性。当前文物市场真品率不足3%,重要收藏建议优先考虑有明确1949年前流传记录的"生货",而非名家背书。对于高价值交易,可申请国家文物局进出境审核管理处进行备案鉴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