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州作为中国邮票印刷的重要基地之一,其邮票防伪油墨技术融合了多项尖端科技,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1. 特种光学(OVI)
采用光干涉原理,油墨颜色随观察角度变化而动态改变(如绿变蓝、金变红),需专用设备生产,技术门槛极高。中国邮政在《长城》等特种邮票中应用了自主研制的OVI油墨,其色 shift 角度精准控制在15°-25°区间。
2. 红外激发荧光油墨
在紫外光下无色,但在特定红外波长(如980nm)激发下显现红色或绿色荧光。2016年《G20杭州峰会》邮票采用了段响应油墨,可通过银行级验钞机检测。
3. 纳米级
油墨中含有粒径小于100nm的四氧化三铁微粒,需用磁信号检测仪读取编码信息。2020年版生肖邮票中嵌入了微米级磁性图案,磁强需达到0.8-1.2特斯拉单位。
4. 全息烫印材料
采用真空蒸镀铝层与光刻微纳结构,分辨率达10000dpi以上。如《港珠澳大桥》邮票中的烫印部分包含3层衍射光栅结构,在X射线衍射仪下可观测到特征峰。
5. 化学指纹油墨
添加痕量稀土元素(如铕、铽),通过LIBS激光诱导击穿光谱可检测元素浓度配比,误差小于0.5ppm。每批油墨具备唯一"DNA"特征。
6. 温变液晶油墨
采用手性向列相液晶材料,相变温度精确控制在32-34℃区间,《二十四节气》特种邮票的太阳图案可实现0.5秒内显色切换。
技术延伸:
最新的量子点油墨正在试验中,利用CdSe/ZnS核壳结构实现窄带发射(FWHM<30nm),可对抗光谱复制。
中钞油墨有限公司研发的"光谱特征码"技术,将防伪信息编码在油墨的反射光谱曲线上,需用高光谱成像仪(HSI)。
油墨基材多采用改性醇酸树脂搭配硅烷偶联剂,耐候性达到ISO 105-B02标准500小时以上。生产环境要求洁净度达ISO 5级,湿度波动不超过±3%RH。