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发行的蝴蝶邮票共有7套,时间跨度为1962年至2017年,均由香港邮政署发行。以下是详细梳理及扩展知识:
1. 首套蝴蝶邮票(1962年)
包含4枚邮票,展示了香港本土蝴蝶品种,如蓝点紫斑蝶(_Hypolimnas bolina_)。此套邮票采用雕版印刷,展现了较高的工艺水准,是香港早期生态主题邮票的代表作。
2. 第二套(1982年)
纪念香港邮政百周年,其中1枚为燕凤蝶(_Lamproptera curius_),图案结合了蝴蝶与邮筒,设计极具创意。
3. 第三套(1992年)
含4枚邮票及1枚小型张,重点呈现稀有品种如裳凤蝶(_Troides helena_),采用全彩胶版印刷,色彩还原度显著提升。
4. 第四套(2001年)
属“香港生态系列”,含16枚邮票分4组发行,涵盖多个科属,包括粉蝶科(Pieridae)和蛱蝶科(Nymphalidae),并附有详细生态数据。
5. 第五套(2005年)
主题为“香港蜻蜓及蝴蝶”,蝴蝶部分选取绿带翠凤蝶(_Pathysa antiphates_),采用荧光油墨突出翅膀纹理。
6. 第六套(2010年)
为“香港蝴蝶II”,含6枚邮票及小型张,新增长尾麝凤蝶(_Byasa impediens_)等,部分票面加入夜光效果模拟鳞片反光。
7. 第七套(2017年)
名为“香港蝴蝶III”,采用3D全息技术展现燕尾紫斑蝶(_Euploea mulciber_)的动态效果,是技术创新的集邮藏品。
扩展知识:香港的蝴蝶邮票设计常邀请生态插画家参与,确保科学准确性。部分品种如裳凤蝶受《濒危野生动植物种国际贸易公约》(CITES)保护,邮票发行也具科普意义。早期邮票因存世量少,在拍卖市场溢价较高,如1962年首套新票全套价格已超千港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