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豫之门作为一档知名鉴宝节目,曾多次涉及英国瓷器的鉴定与鉴赏。英国瓷器的发展史可从18世纪初期说起,斯塔福德郡的韦奇伍德(Wedgwood)和德比(Derby)等窑厂开创了英国瓷器工业化的先河,其特点与辨识要点如下:
1. 品牌与窑厂特征
韦奇伍德(Wedgwood):以浮雕玉石(Jasperware)闻名,哑光胎体配古典白浮雕,底款通常为双线框内刻“WEDGWOOD”及生产年份代码。
皇家伍斯特(Royal Worcester):擅长釉上彩绘,常见花卉、鸟类主题,底款为盾形徽标加字母纪年(如“R”代表1891年)。
斯波德(Spode):发明骨瓷标准(牛骨粉含量超30%),蓝白转印图案“柳树纹”是其经典。
2. 工艺与年代判断
18世纪产品:胎体较厚重,釉面多见细微气泡(手工烧制痕迹),彩绘颜料含铅,色泽偏浓艳。
维多利亚时期(19世纪):工业化生产后胎骨更薄,出现转印技术,图案边缘锐利但层次感弱化。
20世纪作品:底款多带“England”字样(1891年后出口强制标注),釉面光泽度更高。
3. 仿品鉴别要点
底款漏洞:仿品常忽略年代代码规律,如韦奇伍德1900年前用“三数字编码”,后期改“字母+数字”。
颜料差异:现代仿品多用化学釉料,缺乏古董瓷器的矿物颜料自然过渡。
胎体重量:真品骨瓷透光性强,仿品因骨粉不足或错误显得笨重。
4. 市场价值参考
18世纪手绘伍斯特咖啡杯组完整品相可达5-8万元,而同期转印餐具成套价格约1-3万元。
特殊题材溢价明显,如韦奇伍德“波特兰花瓶”复刻版(黑碧玉釉)拍卖价超20万元。
英国瓷器的收藏需结合历史背景,例如1793年英王乔治三世遣使访华后,东方元素(缠枝纹、矾红彩)大量出现在英国瓷器中。另需注意修复痕迹,19世纪常用石膏补胎,紫外线灯下可见补胶荧光反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