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玉石知识 >> 奇石 >> 百科详情

新疆奇石大师简介

2025-07-20 奇石 责编:奇石百科 9442浏览

新疆作为中国重要的奇石产地,孕育了许多杰出的奇石收藏家和鉴评专家,以下为部分代表性人物及其相关背景的详细介绍:

新疆奇石大师简介

1. 姚和江

身份:新疆观赏石协会创会会长,国家级观赏石鉴评师。

贡献:推动新疆奇石文化走向全国,主编《新疆石谱》系统梳理本地石种(如和田玉、戈壁玛瑙、风凌石等),提出“四维鉴石法”(形、质、色、纹)。

学术影响:多次参与制定国家观赏石标准,倡导“天人合一”的藏石理念,强调奇石的自然性与人文价值结合。

2. 毕彦海

领域:专攻新疆戈壁石与陨石收藏,新疆陨石猎人之首。

成就:发现并命名“哈密南湖陨石带”,其收藏的“银骆驼”铁陨石被誉为国内最大单体陨石(重约25吨)。

科普作用:通过央视《走近科学》等节目推广陨石科学知识,纠正民间对陨石的迷信认知。

3. 陈长华

专长:新疆金丝玉研究权威,乌鲁木齐市赏石协会副会长。

理论创新:提出金丝玉“三彩分级体系”(冻彩、光晕彩、冰彩),推动其列入“国家珠宝玉石名录”。

市场影响:2010年其收藏的“火焰山”金丝玉以280万元成交,引发克拉玛依金丝玉收藏热。

4. 陶添喜

方向:硅化木收藏大家,创建“新疆奇石自然博物馆”。

藏品亮点:馆藏38米长侏罗纪硅化木,保存完整年轮结构;首次发现“彩泥石”新品种,填补矿物学空白。

保护工作:联合林业部门打击盗挖硅化木,推动《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硅化木保护条例》出台。

5. 王新忠

特色:专注和田玉籽料雕刻与古玉鉴别,新疆玉文化研究会常务理事。

技艺融合:将“苏州工”薄意技法与新疆本土题材(如龟兹飞天)结合,作品《昆仑雪霁》获中国玉雕“天工奖”。

学术著作:出版《和田玉籽料毛孔鉴别图谱》,详解天然皮色与人工造假特征。

附:新疆特色石种科普

哈密风凌石:因罗布泊强风蚀形成,多见石英质,造型似人物、动物,稀有“青铜皮”品种为收藏级。

克拉玛依彩玉:含铜铁致色矿物,按透明度分“宝石光”(透明)与“冻玉”(半透明),紫外线照射呈荧光反应。

阿尔泰碧玺:产自可可托海,双色西瓜碧玺为特色,矿物学界认为其形成与古板块碰撞有关。

新疆奇石文化融合了地质科学、民俗信仰(如和田玉“镇宅”传统)与丝路贸易史,近年更因“一带一路”助推中外石文化交流,如中亚孔雀石、巴基斯坦海蓝宝通过新疆口岸进入国内市场。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贵港到奇石的公交:一份详尽的交通出行指南贵港市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东南部,是连接粤港澳大湾区与东盟的重要枢纽城市。奇石作为贵港市内知名的旅游景点,吸引大量游客前往参观。本文将围绕贵港到奇石的公交交通方式
    2025-10-22 奇石 7313浏览
  • 长江作为中国第一大河,其流域中蕴藏着丰富的奇石资源。这些奇石因独特的地质形成过程和自然景观而备受关注,其中色彩鲜艳、造型独特的绿色奇石更是吸引了众多收藏家和投资者的目光。本文将从长江绿色奇石的成因、价
    2025-10-22 奇石 5093浏览
栏目推荐
  • 奇石小品石是天然形成的、体量较小的观赏石,通常尺寸在几厘米至二十厘米之间,以独特造型、纹理或色彩展现自然艺术美感。其核心价值在于“小中见大”,通过微观形态体现自然意趣或人文意境。以下是其特点与相关知识
    2025-09-16 奇石 575浏览
  • 博湖县奇石学校作为一所注重素质教育的特色学校,其课程设计结合了国家标准课程与地方文化特色,以下是其课程体系的详细分析: 一、基础课程安排1. 国家规定学科课程 - 语文、数学、英语每周各5-6课时,教材采用人教版
    2025-09-16 奇石 6680浏览
  • 硅胶模具制作奇石底座的步骤如下:1. 选择硅胶模具类型 根据奇石的形状和大小选择合适的两部分(两片式)硅胶模具或整体式模具。两片式模具适合复杂形状的奇石,便于脱模;整体式模具适合简单形状,操作更简便。建议
    2025-09-16 奇石 4882浏览
全站推荐
  • 紫砂杯底下有水汽怎么办紫砂杯作为中国传统茶具的代表,因其独特的双气孔结构和良好的吸附性能,深受茶友喜爱。然而,许多用户在使用过程中会遇到紫砂杯底部出现水汽的现象,这不仅影响美观,还可能对紫砂材质造成潜
    2025-10-26 紫砂 4671浏览
  • 绿松石直播间张氏:一场融合传统文化与现代电商的玉石交易革命随着短视频和直播电商的蓬勃发展,绿松石直播间张氏迅速成为玉石珠宝行业的一颗新星。该直播间以独特的运营模式、专业的知识输出和精准的用户定位,在竞
    2025-10-26 绿松石 1570浏览
  • 随着玉石文化在当代的演变和新兴玉石品种的崛起,关于“和田玉是否还称得上国玉”的讨论愈发激烈。作为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和田玉承载着深厚的历史底蕴,但现代市场环境、文化认同以及国际竞争等因素正悄
    2025-10-26 和田玉 4425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