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定邮票需从多个专业角度综合考量,以下为关键要点及扩展知识:
1. 版别与印刷特征
邮票主要采用影写版和胶版印刷。影写版特点为网点细腻、层次分明,放大镜下可见明显的蜂窝状网点;胶版印刷则线条清晰但色彩过渡较硬。如文7《毛主席诗词》真品网点均匀,赝品常出现网点模糊或断裂。注意特殊票品如文10《毛主席最新指示》采用铅印,纸张较粗糙,油墨厚重。
2. 纸质与背胶
真票多用专用邮票纸,厚度适中,部分早期票带有轻度荧光反应。赝品常用现代铜版纸,手感光滑或过厚。背胶方面,票多为糊精胶,呈淡黄色且有光泽,新票背胶均匀;伪造品常使用化学胶,过白或出现龟裂。
3. 齿孔与裁切
测量齿孔度数是重要依据。例如文1《战无不胜的思想》齿孔为11.5度,赝品可能为11度或12度,且齿孔边缘毛糙。注意部分票存在不同版式的齿孔差异,如文15《八届十二中全会》有无齿票变体。
4. 色彩与细节
真票色彩沉稳,套印准确。紫外灯下观察荧光反应:正品无荧光或仅局部弱荧光,赝品纸张常全白亮。重点核查主图细节,如文2《毛主席万岁》中毛主席像面部线条,真票笔触流畅,假票常有断线或畸变。
5. 邮戳与邮史
实寄票需验邮戳真实性。时期邮戳多为圆形双线戳,日期字体为特殊铅字,油墨渗透自然。伪造戳常出现字体不符、油墨浮于表面。特殊邮路如“红邮”时期的军事邮件需结合邮路史料考证。
6. 水印与暗记
少数票带防伪水印(如文19《革命青年的榜样》部分批次),需透光观察。暗记方面,文3《〈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发表二十五周年》票面“25”字样暗藏微缩字母,需高倍放大镜识别。
补充知识:邮票存在大量未发行票(如“黑题词”),市场所见多为后期仿制。鉴定时需参考《中华人民共和国邮票目录》权威资料,并注意政治语境差异导致的版式变化,如文2“题词”票在后期的涂抹修改痕迹。专业机构鉴定可借助光谱分析仪检测油墨成分,个人收藏建议比对权威图录的细微色标差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