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长城的古币叫什么币种
在中国悠久的货币发展史上,有一种图案独特、极具代表性的钱币,其背面镌刻着雄伟的万里长城图案,这就是“长城币”。长城币并非历史上某个朝代的古钱币,而是中华人民共和国于1980年至1986年间发行的一套流通金属硬币,因其壹元硬币背面主景图案为万里长城,故被钱币收藏界俗称为“长城币”。它是中国现代硬币的鼻祖,在中国硬币发行史上具有划时代的意义,兼具流通和纪念属性,深受收藏爱好者喜爱。
一、长城币的发行背景与概况
长城币的发行是为了适应改革开放初期经济发展和市场流通的需要,旨在缓解纸币流通量大、损耗快的压力,并丰富我国货币的品种。这套硬币由沈阳造币厂和上海造币厂精心铸造,包含了四种面值,分别对应不同的材质和规格。
面值 | 材质 | 直径 | 正面图案 | 背面图案 | |
---|---|---|---|---|---|
壹元 | 铜镍合金 | 30mm | 国徽、国名、年号 | 万里长城 | |
伍角 | 铜锌合金 | 26mm | 国徽、国名、年号 | 麦穗、面值 | |
贰角 | 铜锌合金 | 23mm | 国徽、国名、年号 | 麦穗、面值 | |
壹角 | 铜锌合金 | 20mm | 国徽、国名、年号 | 麦穗、面值 |
从上表可以看出,只有壹元面值的硬币背面是长城图案,这也是“长城币”这一名称的核心来源。其图案设计精湛,层次分明,生动再现了长城蜿蜒于群山之巅的磅礴气势。
二、长城币的发行年份与存世量
长城币并非每年都公开发行投入市场流通,其发行年份和数量存在显著差异,这也直接决定了不同年份长城币的收藏价值和市场稀缺性。
发行年份 | 流通性 | 备注(套数估算) |
---|---|---|
1980 | 是 | 公开发行,数量相对较多 |
1981 | 是 | 公开发行,数量大,最常见 |
1982 | 否 | 仅发行精制套装,约2万套 |
1983 | 是 | 公开发行,数量较多 |
1984 | 否 | 仅发行精制套装,约5750套 |
1985 | 是/否 | 公开发行普制币,另发行精制套装约4825套 |
1986 | 否 | 仅发行精制套装,约660套,极为稀有 |
由表可知,1981年的长城币发行量最大,在市场上最为常见。而1982年、1984年和1986年这三个年份的长城币并未向公众公开发行流通,仅铸造了少量精制套装硬币,主要用于装帧成册作为外汇礼品或赠送给外宾,因此它们的存世量极其稀少,尤其是1986年套装,被誉为现代硬币中的“币王”,价值不菲。
三、长城币的收藏价值与市场表现
长城币的收藏价值主要由以下几个因素决定:年份稀缺度、品相、版别以及是否為原装套装。普制流通币的价值相对较低,而精制币,特别是原封未动的套装币,价值极高。例如,一套品相完美的1986年长城币套装,在拍卖市场上的价格可达数十万元。
其价值体现在:1. 历史地位:它是中国第一套元、角硬币体系的实践,为后续硬币发行奠定了基础;2. 工艺精湛:特别是精制币,镜面效果突出,浮雕感强,代表了当时中国造币工艺的最高水平;3. 文化象征:长城是中华民族的精神象征,将其铸于币上,赋予了钱币深厚的文化内涵;4. 稀缺性:某些年份发行量极少,物以稀为贵。
四、扩展:其他带有长城图案的钱币
虽然“长城币”特指1980-1986年发行的这套硬币,但长城作为中国的重要标志,也出现在其他钱币上:
1. 民国时期:一些地方银行或商业银行发行的纸币上,偶尔也会出现长城图案作为装饰或主景。
2. 现代纪念币:中国人民银行后来发行的许多纪念币、纪念钞上也频繁使用长城元素。例如,1999年发行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50周年”纪念钞上,背面主景就是雄伟的长城。
3. 贵金属币:在许多金银纪念币项目中,长城也是常见的设计主题。
然而,这些钱币都不能被称为“长城币”。“长城币”已成为钱币收藏界对1980年代那套特定流通硬币的专有称谓。
结语
总而言之,有长城的古币通常指的就是新中国的“长城币”。它虽非千年古币,但其在中國貨幣史承上啟下的地位、精美的設計以及部分年份極低的發行量,使其成為現代人民幣收藏中不可或缺的珍品。對於收藏愛好者來說,擁有一套品相良好的長城幣,無疑是收藏生涯中的一個重要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