珠宝玉石的制造方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
1. 切割与成型
原石通过锯切、磨削等机械加工方式去除多余部分,初步形成设计轮廓。高硬度材料(如钻石)需用金刚石工具切割,而软玉(如和田玉)可采用普通碳化硅磨具。现代技术已实现CNC数控机床精准切割,误差可控制在微米级。
2. 雕刻与镂空
采用手工雕刻或激光雕刻技术。传统手工雕刻依赖砣具(如古代玉雕的“水凳”),需经历粗雕、细雕、精修等工序;激光雕刻适用于高复杂性图案,尤其适合翡翠内部微雕或玛瑙纹路强化。
3. 抛光处理
使用钻石粉、氧化铈等抛光剂配合羊毛轮、树脂盘进行多道抛光。硬玉需经历粗抛(400-800目)、精抛(3000目以上)等阶段,部分特殊效果(如哑光)需采用喷砂或酸蚀处理。
4. 热处理优化
通过高温改变矿物内部结构,例如:
- 红宝石在900-1300℃加热可去除蓝色调;
- 坦桑石经400-650℃处理显现靛蓝色;
- 玛瑙焙烧产生红色(Fe²⁺氧化为Fe³⁺)。
5. 辐照改色
利用γ射线或电子加速器处理宝石,如:
- 托帕石辐照后产生蓝色;
- 钻石经辐照及退火可获得绿色、黑色等色调。此方法需声明处理情况。
6. 填充与注胶
对多裂隙宝石进行 resin filling(树脂填充),常见于翡翠B货(酸洗后充填环氧树脂)或红宝石裂隙修补。近年发展出纳米玻璃填充技术,折射率更接近天然宝石。
7. 镀膜技术
物理气相沉积(PVD)或化学气相沉积(CVD)在表面形成纳米级薄膜,如:
- 立方氧化锆镀类钻石碳膜(DLC);
- 托帕石镀膜产生彩虹效应。
8. 合成宝石制造
- 焰熔法:生产合成红宝石、蓝宝石(年产量超千吨);
- 水热法:制造祖母绿、合成水晶,模拟地下成矿环境;
- CVD法:生长钻石,单晶生长速度达每小时0.1-0.3毫米。
9. 拼合与复合
通过粘接剂将不同材料层叠,如欧泊二层石(黑玛瑙基底+欧泊薄层)、祖母绿三层石(绿柱石+石英+绿柱石)。需在鉴定证书中明确标注。
10. 仿古做旧工艺
针对文玩市场:
- 酸蚀+土埋伪造古玉沁色;
- 高温碳化处理仿制“黑漆古”效果;
- 机械撞击制为绺裂。
现代珠宝制造常结合多种技术,如缅甸翡翠可能经历酸洗(化学处理)、染色(致色剂渗透)、充填(聚合物加固)三重处理。国际鉴定标准(如GIA、NGTC)要求明确披露处理方式,消费者购买时需认准正规检测证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