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访问奇石百科,专注于文玩收藏类百科知识解答!
当前位置:奇石百科 >> 玉石知识 >> 和田玉 >> 百科详情

翀玉和田玉是什么玉

2025-06-10 和田玉 责编:奇石百科 7349浏览

翀玉与田玉是两种不同的玉石类型,其产地、成分及市场定位存在显著差异,以下是具体分析:

翀玉和田玉是什么玉

一、田玉的本质与特征

1. 定义与分类

田玉即软玉(Nephrite),主要成分为透闪石-阳起石系列矿物,属钙镁硅酸盐。按产地可分为新疆和田玉(籽料、山料)、青海料、俄料、韩料等,其中新疆和田籽料因细腻油润被视为上品。

2. 物理特性

摩氏硬度6-6.5,密度2.9-3.1 g/cm³,呈油脂光泽。优质田玉以"白如截肪""黄如蒸栗"为贵,且具备"温润如玉"的触感。

3. 文化地位

中国四大名玉之首,先秦时期已用于礼器(如六器中的琮、璧),汉代金缕玉衣即采用和田玉片。乾隆时期宫廷造办处的玉器多取材于此。

二、翀玉的解析

1. 商业名称疑云

"翀玉"并非矿物学标准术语,可能为以下两种情况:

- 商标化命名:某品牌对特定玉料的商业称谓,常见于青海料或俄料中颜色特殊的品种。

- 合成/处理玉:不排除为染色石英岩(俗称"马来玉")或玻璃仿制品的市场代号。

2. 需警惕的消费陷阱

若标注"翀玉和田玉",可能存在概念混淆。根据GB/T 16552-2017《珠宝玉石名称》规定,只有透闪石含量≥95%方可称"和田玉",与产地无关。

三、鉴别要点

1. 实验室检测

红外光谱仪可判定是否为透闪石玉,拉曼光谱能识别人工充填物。籽料的皮色与汗毛孔特征需在显微镜下观察。

2. 实用鉴别法

- 田玉小刀划不动,但可能留有浅痕(硬度低于翡翠)。

- 透光观察可见云絮状结构,与石英岩的颗粒状结构迥异。

- 染色玉在裂隙处颜色富集,紫外灯下或有荧光反应。

四、行业现状

2021年新版《和田玉鉴定与分类》已扩展色系分类,涵盖翠青、烟紫等新品种。但市场乱象仍存,某些直播间将碳酸盐质玉(如阿富玉)谎称"新疆白玉",消费者需认准NGTC等权威证书。

购买高价玉器时,建议要求出具注明产地的检测报告,并关注折射率(1.60-1.61)、纤维交织结构等关键数据。对于存疑的"翀玉"类商品,更应保持警惕。

本站申明:奇石百科为文玩收藏类百科展示网站,网站所有信息均来源于网络,若有误或侵权请联系本站!
为您推荐
  • 和田玉玉器抛光是一项精细工艺,旨在突出玉石的温润质感和天然纹理。抛光过程分为机械与手工两种方式,以下是详细步骤及技术要点: 1. 粗抛(去糙)工具选择:使用60-400目金刚石磨头或碳化硅砂轮,去除切割后的粗糙面。
    2025-09-05 和田玉 9860浏览
  • 检测和田玉需要使用专业仪器结合多种方法综合判断,以下为常用设备和关键检测技术:1. 折射仪 测定折射率(和田玉1.60-1.62),可区分与翡翠、石英岩等相似玉种。透明度较低的和田玉需用点测法获取准确数据。2. 比重天平
    2025-09-04 和田玉 6184浏览
栏目推荐
  • 酸洗和田玉是一种常见的优化处理手段,主要用于掩盖玉料瑕疵或仿造高端籽料特征。以下是其主要特征及相关知识扩展:1. 表面光泽异常 酸洗后的和田玉表面常呈哑光或蜡状光泽,缺乏天然玉石的油润感。高浓度酸蚀会导致
    2025-08-05 和田玉 7328浏览
  • 和田玉蜂蜜水黄口是和田玉中一种独特的颜色品种,具有较高的收藏和市场价值。以下是关于此品类玉石的详细解析:1. 颜色特征 蜂蜜水黄口的色调介于浅黄至蜜糖间,色泽温润柔和,类似于稀释的蜂蜜水,带有半透明至微透明
    2025-08-05 和田玉 6619浏览
  • 以下是关于周大福商场和田玉的详细介绍:1. 品牌背景 周大福作为香港上市珠宝集团(股票代码:1929.HK),创立于1929年,是中国珠宝行业的领军品牌之一。其和田玉产品依托品牌百年信誉,从原料采购到设计加工均遵循严格
    2025-08-05 和田玉 7787浏览
全站推荐
  • 在生肖文化中,佩戴与自身属相相关的饰品需结合命理、五行及生肖相生相克理论来分析。属马者佩戴生肖牛吊坠的宜忌可从以下角度探讨: 1. 生肖六冲关系 马与牛在生肖地支中为“午马冲丑牛”,属六冲之一,代表对立与
    2025-09-04 吊坠 5085浏览
  • 水晶扣子的净化方法需根据材质、污垢类型及镶嵌工艺选择合适方式。以下是专业且详细的净化方案:1. 超声波清洗法适用材质:硬度较高的天然水晶(如石英、托帕石)或合成水晶操作要点:使用频率40-68kHz的超声波清洗机,添
    2025-09-04 水晶 7262浏览
  • 菩提籽手串的佩戴在不同文化和信仰体系中有不同讲究,以下从佛教传统、民俗习惯、实用角度等分析:1. 佛教传统视角 在汉传佛教中,左手被视为"净手"(持咒、捻珠时常用),右手为"秽手"(处理污秽事务),故多数修行
    2025-09-04 手串 2620浏览
友情链接
底部分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