鉴别玉石需要综合运用多种方法,涵盖观察、物理测试和仪器检测等方面,以下为详细鉴别技巧:
1. 视觉观察
- 颜色:天然玉石色泽柔和自然,过渡均匀。染色玉颜色浮于表面,裂隙处易堆积色素。例如和田玉以温润的白、青为主,翡翠常见翠绿、紫罗兰等。
- 纹理与结构:真玉常有天然石纹、棉絮或矿物包裹体。仿制品纹理呆板,玻璃或塑料材质可见气泡或流动纹。
- 光泽:和田玉为油脂光泽,翡翠呈玻璃光泽,岫岩玉多为蜡状光泽。树脂仿制品光泽偏塑料感。
2. 触觉测试
- 温度感:真玉导热慢,触感冰凉且持久;塑料或玻璃仿品迅速升温。
- 重量:玉石密度较高(如翡翠3.30-3.36g/cm³),较同体积仿品更沉手。
3. 物理测试
- 硬度:用莫氏硬度计辅助测试。翡翠硬度6.5-7,可划动玻璃;和田玉6-6.5,岫玉更低。注意可能导致损伤,慎用。
- 断口:真玉断口参差状,玻璃仿品为贝壳状断口。
4. 声音测试
用金属棒轻击,A货翡翠清脆悠扬,B/C货声音沉闷;和田玉敲击声如钟磬。
5. 专业仪器检测
- 折射仪:测折射率(翡翠1.66,和田玉1.61)。
- 滤色镜:染色翡翠在查尔斯滤色镜下可能变红。
- 红外光谱:可鉴别树脂充填或染料成分。
- 密度测量:静水称重法计算密度辅助判断。
6. 特殊现象检测
- 荧光反应:部分B货翡翠在紫外灯下发蓝白荧光。
- 色带分布:合成玉颜色均匀无层次,天然玉色根呈丝缕状。
7. 放大检查
40倍以上显微镜下观察:
- 天然翡翠可见“橘皮效应”,酸蚀纹为网状裂隙。
- 和田玉毛毡状结构,俄罗斯玉可见糖粒状结构。
8. 其他鉴别点
- 证书验证:权威机构证书(如NGTC)需核对防伪码与实物是否一致。
- 产地特征:不同产地的玉石有独特标志,如缅甸翡翠颗粒较细,俄罗斯碧玉多黑点。
注意事项:
避免迷信“滴水法”或“头发缠烧法”等民间偏方,科学手段更可靠。
高价玉石建议送检专业机构,避免肉眼误判。
常见仿品比对:
水沫子:轻飘无翠性,折射率1.52。
阿富汗玉:方解石材质,硬度低遇酸起泡。
合成石英:透光无结构,颜色过于均匀。
掌握玉石成因及矿物学知识可提升鉴别能力,如翡翠的辉石族特性、和田玉的透闪石成分等。长期接触实物并结合理论学习方能积累经验。